北大校草郭文韬,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要拼“硬实力”
2012年,郭文韬以总分671分的高分获得了青海省高考理科状元、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和数学双学位;
2016年,主演微电影《少城旧事》、《浮沉弥漫》、《赵姑娘》,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脱口秀节目;
2017年,作为“北大战队”队员参加江苏卫视答题闯关类节目《一站到底》世界名校争霸,并首次在荧屏上弹唱了一首《贝加尔湖畔》;
2019年,作为“名侦探学院学员”参加芒果TV自制明星角色扮演推理节目《明星大侦探第五季》首播;
2020年,作为常驻嘉宾参加地芒果TV益智成人真人秀节目《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第二季》开播、为综艺节目《名侦探学院》演唱的主题曲《NO.1--南波万》发布。
此外,他还是青海省乒乓球团体冠军、单打亚军。
真正的学霸并不只是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兴趣发展方面和其他方面基本是全能型发展。同样,这样的全能型学霸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平凡并为之努力改变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前几天在某网上看到一位二胎妈妈分享自己的经验,35岁怀上了第二胎,辞职考研和CPA,这样励志的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ted上有一篇演讲,改变自己只需要两年的时间。那么如何能够改变自己呢?
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定律、21天养成好习惯……都是基于时间和坚持所引发的一些定律,可是真的一件事情坚持了就会有效果吗?
在高中时代,有一位舍友,因为英语不好,每天早起一小时背单词,高三那一年把3500个必备词汇背下来了,可成绩并未提高。努力的意义不是纯粹的卖苦力,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技巧去学习。
任何习惯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养成的,刻意练习的本质不单纯只是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每一次练习结束后,都能够对自己的结果进行复盘,通过不断地复盘学习,对自己自身能力有更好的总结与反思。
刻意练习是超越我们舒适区范围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时间、精力以及努力。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让练习成为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让其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尽管遇到瓶颈期也会更加容易地解决。
认清自己的优势
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大部分人平凡人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哈佛大学有关研究表明:28%的人寻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并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成为了一名成功者。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劣势,可能你暂时没有发现,或者这个优势在你的认知里不足为奇。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就在于:他们都在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情。
一个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会成为一个人生赢家,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情,那么请继续保持热爱和坚持;如果还未找到,那么请相信,有一天你的优势会日益发生差异化,定位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并为之努力。
只有当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盲目的与他人比较,贵在适合,而非高贵。
摆脱他人所束缚的枷锁
请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家人?为了自己?
想要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强大的驱动力。大部分之所以觉得学习无趣乏味、厌学等情绪几乎都是来源于并非真正的热爱学习,只是在某些环境下被迫学习。
近两年,考研、考公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想一想真的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吗?还是家里人的期望、就业门槛所迫、还是自己随波逐流的心理呢?
能够活在自己世界生活中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总是盲目的羡慕他人生活,在意他人的想法,活在与他人比较的生活中。要知道,持续地活在他人的模式下,会渐渐的与自己原本的生活脱轨,渐渐地迷失自己原本的方向。
无论是原生家庭的束缚,还是人际关系中所碰到的问题,试着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去摸索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你会发现,活在适合自己的世界中,你的生活不会再因为比较而变得疲惫不堪,不会因为他人的看法使自己浪费过多的精力。
关于如何摆脱这个社会和生活所带给我们的枷锁,以及内心如何平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