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销售业务上市提速,年内有望在港IPO
1月14日,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已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销售公司的上市通过了国家监管层面的最后一关。接下来销售公司上市相关的细节性工作将被推进;消息还称,销售公司预计于今年在香港上市,但还没有确定具体日程。
销售板块占据半壁江山
消息称,销售公司拟募资50亿~60亿美元,这相比2016年提出的100亿美元有所减少。
销售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主要负责经营中国石化的成品油零售和便利店业务。据中国石化的季报,中国石化的零售业务包括井3万个加油站和近2.7万家便利店。
目前,销售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中国石化总营业收入和利润中的占比均在50%以上。
酝酿四年接近修成正果
在过去几年中,销售公司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混改,所以其后续的上市进程备受行业内关注。
2014年,中国石化启动了旗下油品销售业务板块重组引资工作,这一举动是销售公司上市的前奏。
2015年3月,中国人寿、中国银行、腾讯等25家企业巨头共斥资近1050.44亿元人民币,认购了中国石化销售公司29.58%的股权。
2017年4月,中国石化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同意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整体变更为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后境外上市。
而时至2019年,销售公司的上市有望迎来提速。一方面,中国石化一旦完成监管部门的审批流程,销售公司的上市相关工作可加速进行;另一方面,2018年国内加油站市场向外资彻底放开,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促使中国石化加速升级销售板块业务。
激活拓展业务蓝海
中国石化的销售业务上市,不仅将成为其在混改方面的突破,更有望进一步激活其蓝海业务的发力点。
在中国的加油站市场上,非油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在国际上大型石油公司所经营的加油站,有一半的经营利润来自于非油业务。但在中国国内,这一数字普遍低于10%。
在加油站非油业务的打造上,中国石化近年来也倾注了格外多的力量,也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2010年,中国石化的非油品营业额仅有57.2亿元,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超过了500亿元,营收水平提升了近10倍。在2015~2017年三年间,其非油品营业额年增长额都在40%以上。
在2018年10月,中国石化旗下专门从事非油业务零售的中国石化易捷公司在浙江杭州举办了为期3天的招商暨商品展销会。
在此期间,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实体服务、线上营销、产业孵化、金融服务“四大平台”,对于非油业务的发展,已从以往单纯的便利店经营,升级成为了搭建“商业平台”的思路。这将有望帮助中国石化实现非油业务瓶颈的突破。
截止2018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而这一数字仍呈现增长趋势。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意味着加油站有望成为中国国内零售业最具竞争力的平台之一。
中国石化作为中国拥有加油站数量最多的公司,其加油站也多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加油站零售领域拥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借力销售公司的上市,中国石化有望将这种天然优势发挥到更大。(消息来源:彭博社 石油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