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笔记14:全球化的后果
感悟常识 2022-09-08 05:47 发表于河北
全球化的经济后果之一:谁是赢家?
在这一波超级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观点,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至少是西方国家的底层,是全球化的受害者;诸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富有戏剧性的事实是,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流行的还是所谓“世界体系理论”,坚持认为世界被分割成所谓的“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中心地带”由于贪得无厌,不断从“边缘地带”榨取资源,将其陷入永久的贫困。因此,所谓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本质上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通过全球化实现翻身。
好吧,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居然180度转弯,发达国家变成了全球化的牺牲品,而发展中国家成了受益者。
由于这个弯拐得实在太大、太快了,很多左翼人士都没反应过来。他们中很多人20年前还在抗议WTO、抗议全球化,但是现在,如果发生同样的抗议,针对同样的斗争目标,喊出同样的口号,这些抗议者可能不会再被视为“左翼进步主义者”,而会被视为“右翼民粹主义者”。
全球化的经济后果之二: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了?
2016年,美国的几个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篇很轰动的论文,叫作“The China Shock”(《中国冲击》)。根据这个研究,1999—2011年间,中国的进口竞争以及产业转移让美国失去了大约240万个工作岗位。
除了就业,还有就是抑制工资的压力。对于美国的工人来说,本来他们在跟资本家谈判:“我们的工资很多年没涨了,今年的小时工资是不是该涨1美元了?”资本家还在那里头疼怎么回复呢,大洋对岸的中国民工举手了:“我能减10美元干同样的工作。”你说,资本家还会给这些美国工人加工资吗?
所以,在美国蓝领工人眼里,他们花了一两百年斗争换来的工人权益——最低工资、最高工时、休假补助、医疗保障、集体谈判权……这些东西在全球化形成的连通器面前,突然变得没有意义了。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确把饼做大了,但是抢到这块饼的却不是所有人。资本家阶层当然有理由热爱全球化,因为之前他们是在一个国家挣钱,现在是在100多个国家挣钱,本来微软可以卖给3亿人,现在可以卖给70亿人,本来麦当劳是开在一个国家,现在开在100多个国家,所以资本家肯定欢迎全球化。但是,工人阶层可能正好相反,他们本来可能是和100万人、1000万人竞争工作,现在却变成了和1亿人、10亿人竞争工作。
所以有人说,现在世界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各国的全球主义者站在一起,与四面八方的民族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当年,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但是事实却是,经过这一轮的“超级全球化”,无产者没有联合起来,全世界有产者倒是先联合起来了。
全球化的政治后果之一:右翼民粹主义的上升
这些年欧美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右翼民粹主义的上升,特朗普当选、英国退欧、欧洲一批右翼政党支持率上升,都是这个趋势的表现。为什么?
因为在很多西方工人的眼里,问题不在于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了,而在于他们在“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失败了。为什么这么说?就拿劳工状况来说,中国民工拼命干活、一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住十几个人一间的宿舍、一年到头回家一次、把孩子扔在农村做留守儿童……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他们特别热爱劳动吗?还是因为在资方面前,他们太弱势,没有谈判能力?而这种权力不对称是否公正、是否值得效仿?
事实上,在他们眼中,还存在着无数真实的或想象的“不公平”:你调控汇率,而他们汇率自由,不公平;你土地国有,可以轻松搞这个那个工业园,他们的土地私有产权受到严格保护,很难征用,不公平;你要求人家以“技术换市场”,他们觉得这是知识产权的强制转移,不公平;还有行业垄断、金融国有、产业补贴、出口退税、贷款优惠、环保政策……所有这些元素加起来,构成他们眼中的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在他们看来,自由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相互竞争,不公平。
所以,特朗普这样的民族主义政治家自称,他反对的不是自由贸易,而是“不公平的”贸易;他的目的不是关闭国门,而是各国国门打得一样开。
全球化的政治后果之二:“三难困境”
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曾经用一个词概括西方国家在全球化面前的困局,叫作“三难困境”(trilemma)。罗德里克说,全球化带来一个“三难困境”,因为全球化、主权国家和民主政治很难兼得。
何以如此?罗德里克认为,其一,如果想要全球化和主权国家,就很难兼顾民主问责。因为问责政治捆住政府手脚,使政府很难大刀阔斧地行动,营造竞争性的投资环境。
其二,如果想要主权国家和民主问责,那老百姓可能就会选择关起门来,减少竞争压力,不搞全球化。
其三,如果想要全球化和问责制,那就得全球各国一起决定税率、工资水平、知识产权政策、汇率政策等,免得资本家到处寻找税收洼地、劳工权利洼地,但是,那样的话,就得放弃国家主权。因为哪一个都很难放弃,所以就构成了一个“三难困境”。